太华山游记——戚霞萍
久闻太华山是苏南第二高峰。每年的开山门庙会总是吸引周边诸多登山爱好者,一直让人心生好奇。近日公司组织爬山踏青活动,终于一见太华实景。
从踏上第一个台阶开始,就不由地对太华山心生敬畏,台阶偏高,坡度尤陡。拾阶而上,片刻便气喘吁吁,腰腿酸痛了。好不容易看到可供休息的亭子,只听人说:“到山顶要共要经过九个亭子。”继续登山的兴致全无。
想想到达两叁个亭子就作罢,也算是来过太华山了。可是孩子不乐意,他和众多小伙伴鼓足了劲往上行走。之前和他作好共同进退的约定早被抛到了脑后。走走停停,一路追赶着孩子的脚步,不由地怀念起儿时爬山的快乐了。那时爬山是隔叁岔五再寻常不过的活动了,而今爬山如同需作计划的短途旅行。
到达第叁、第四个亭子时,一再下决心折返。可是担心孩子,只能硬着头皮跟在后面。阳光照射在林间,清风徐徐,空气中弥漫起泥土的湿润气息、淡淡的花香,还有隐约的小蒜味道。这就是记忆深处阳春叁月竹林的味道。新茶、幽兰、野果、笋芽散布林间,亦品亦景。很想放慢脚步,离开主道,四处寻访一下林中的美景美味。
山道渐渐趋于平缓,抬眼望去,隐约能看到远处的亭子,还有块状大的天空,顿时心生希望。可那只是途说中的第六个亭子呀,原来后面的路是往下行走的,那也总好过向上的疲累。经过这段平缓的过渡,终于坚定了登顶的决心。除了登上山顶,其他任何时候的折返都是对前面努力的最大浪费。我们要的不是到此一游,是要识其全面,领略“会当凌绝顶,一览众山小”的快感。
到达八峰亭的时候,视线全然开阔,连绵起伏的竹海尽收眼底。之前八个六角亭连同不远处的禅院号称太华九峰。通往禅院的小径沿途种满了茶树,不由地想起古人品茶参禅陶然忘机的画面。两株生长了千年的古银杏树枝干遒劲,却不见叶片。枝上系了很多红带子,虽稍显艳丽,却不及秋日满目金色的磅礴。树边另有一山路直通山下,路稍显陡峭。我们便随其而下。途中溪水鸣涧,落英缤纷,因人行稀少而尤显静雅。
下山虽难却快。出山便见成片的村落,屋前舍后菜园蕴绿,桃花轻逸。依山傍水的闲居生活此刻却让人心生艳羡。
不管是酷爱登山,还是赏春寻景,抑或亲子共乐,不同的目标,相同的愉悦,相互洋溢渲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