道是浓艳,却见平淡
我不懂画,但爱观画,叁八节当日,有幸参观吴冠中美术馆。
立于先生真迹前,被作品所发散的强大气场吸引,我用自己的方式来赏读大师的作品。
《双燕》:白墙黑瓦,水清树绿,燕归来!这不就是小时我们生长玩耍的家乡地吗?此时静谧的河埠头,似乎还投射出妈妈们在这里洗衣洗菜的忙碌,我们就是喝这里的水长大。这幅画,成为了一种追忆,现在的雾霾,让燕子也找不到归路,更别说这里水可以喝了。
江南水乡是先生最典型的作品系列,那是先生对家乡的爱!他一次次回到家乡写生,家乡是他灵感的源泉之一。
《高空谱曲》这幅作品我在刊物上见过多次,一直很喜欢。连小鸟栖身的电线也可以入画,那是一种大道至简的显现,线条与色块的相结合,那种简洁、平淡,是一种低调的奢华。又记儿时,盛夏傍晚,户外乘风凉,仰望上空,正好一排电线,四条,但眼盯着可以看出五条来,还不时有麻雀栖息久不愿归。就是一幅五线谱,深入脑海,成为童年的一种符号。
《黄河》那种线条黄河水的磅博气势,好象要冲出边框来,那色块山石历经砥砺,坚不可摧,似乎要戳破纸张。画面颜色黑白带红黄,平淡见奔放。也许先生在创作时,胸中有股什么力量,是不满、愤怒、咆哮还是壮志未酬?只有先生心中知!
还有很多很多很美的作品……表达了先生“在祖国、在故乡、在家园、在自己心底”的真切情感。我喜欢先生和谐简单的色调,宁静淡美的境界,使画面产生一种抒情诗般的感染力。我不知道如何用文字来表达内心对作品的感受,我只会说,那一幅幅画作给了我滋养,给了我润心!去除我内心的烦躁与彷徨,尽存一份简单和至真!
先生早就有话:他的作品不是用来少数人藏的,而是属于公众的。他的作品只能捐给有条件开放的美术馆,少数宜兴人也曾因此而对他有过非议。而现在吴冠中美术馆的成立并开放,这是对家乡人最大的馈赠!
2007年在《面对面》节目中对吴老专访,给出了一句话“道是浓艳,却见平淡”,这既是对先生画作的解读,更是对先生一生的评价!
向人民艺术家吴冠中先生致敬!